如何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商业变现

Recommanded by editor
杭州/新媒体设计师/5年前/4177浏览
如何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商业变现Recommanded by editor
乌鱼说

乌鱼说邀请了插画设计师-赵知非和IP设计大咖-钱江盖饭为我们分享自己的设计如何变现

7月27日,各位小伙伴们齐聚 NUEVE生活馆 ,同三位嘉宾一起召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圆桌会,共同探讨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变现,以及设计维权问题。


本篇文章将带领大家回顾活动前半场---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变现。


我们邀请到 著名IP设计师-钱江盖饭插画设计师-赵知非两位大咖与我们共同探讨设计作品的变现问题。



——


钱江盖饭
「 创作IP,流量是核心。 IP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出名气是最重要的 」
--- 通过XX鸭的设计案例分享IP设计方法与变现心得
——



当我99年在出版社出口第一本书后,我并不满足于只做现成的作者,编撰像模像样的设计说明书(工具书),而是开始研究起作品的选题、寻找潜力股等。在当时,我和带领的设计师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书籍”,成功借着时代热点推出了自己的新书,通过办比赛、推广等手段博得了大量的关注,一走就走了10多年。


XX鸭创作来源 --- 北京烤鸭

XX鸭的创作理念:期望走向民间、更加接地气,精确体现老北京的民间文化。


图-XX鸭的创作理念

XX鸭的故事:因为不愿意被生活的烈火烘烤,成为了一只为了改变鸭生而不断体验生活的鸭。


图-XX鸭的故事

当IP形象创造完成后,可以借助客观数据来反应IP的价值。

通过数据可以帮助IP干很多事情:
1. 数据可以帮助进行精准的品牌定位,包括角色定位、受众定位。

图-xx鸭品牌定位


2. 数据体现出多平台的流量积累:微信(表情包)、视频、微博(曝光量、话题)、抖音等。

图-平台流量积累


3. 用数据衡量IP的曝光量级,便于在合理时机积极参与线下活动/美陈使用。

图-IP的线下曝光


除了线上线下的积极推广,借助其他大咖的名气一起来一场IP同框,能够为双方共同导入关注,是一种双赢的做法。

IP同框-XX鸭与黄太鸡

IP同框-XX鸭与OO兔


对设计师来说,好的作品代表了作者的身份和名气。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断生产出好的作品,如同RPG里某一个职业的角色不断在该职业里刷怪 --- 经验值越高,自己就扎根越深。设计师们在自己擅长的核心领域不断创造、传播好的作品,从而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长。坚持下去,你的作品的关注会变得越来越多。

 

对于新手设计师,在创作方面一定是爱好当先,有爱好才能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原因而强迫自己去做,那样只会越来越痛苦。

 

在流量变现这一方面,以我自身来举例,当XX鸭做好了、出名了以后,XX鸭便成为了一个品牌一个视觉标识,不断的会有周边公司(比如做t恤的店家、做零食的店家等)来找我进行品牌授权。所谓的授权,便是设计师出让知识产权,合作方出让经济,两方平等合作、互惠共赢。除开最初的品牌授权费,后续的产品售卖收入也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提成,这种情况下设计的价值能够像滚雪球一样的不断积攒,源源不断的变现。

 

为了进行变现,设计师需要不断往下做的,一方面是在设计层面积极探索各种IP的拓展性,不断发散IP形象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这样不仅丰富了XX鸭本身,让他在受众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还能让各个行业的商家嗅到商机,为各式各样的合作提供可能。以XX鸭为例,发散出了美食系、海盗号、灵感等各式各样的形象。

XX鸭-部分拓展形象展示


另一方面会现实一点,则是在商业层面探索IP的各种衍生品,看看周边产品如何开发。

XX鸭衍生品-T恤、潮玩等

正因为好的设计能够产生极大的经济价值,作品才可能会被各种心怀叵测的人盯上。因此设计师需要懂一些版权(法律)方面的知识,正所谓“设计师要越来越像律师,而律师需要了解设计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赵知非 
「 作为初学者,哪怕是半路出家,只要坚持不懈,依旧可以成功 」
--- 插画案例分享与插画师规划分析
——

视频-赵知非:插画设计是创作经验和心得


大学时因为兴趣的关系,我开始学习画插画,那时经常画一些写实风格的作品,整体偏游戏、原画等方面的内容(美宣)。

图-知非大学时期作品
目前来说互联网插画师门槛相对来说较低。如果大家想学一些扁平类的插画,门槛会很低,并且上手快;但如果想进阶稍微复杂的商业插画,则需要从素描、色彩等基础入手。虽然画商业插画并不会直接用到上述基本课,但作品中对造型的把握、光影的布置等是需要有这些基本意识的。

图-知非近期作品(套图)

一般来说插画师从入门到成熟会经历三个阶段:

1. 入门:这个阶段最好大量进行临摹练习。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看别人画的好看我就去画一个差不多的东西,要学会抽象和提炼形体。虽然画出的作品往往是走形的(自己还发现不了),但随着自己练习量的提升,形会越来越准。但总的来讲,临摹仅仅是练习技法而已,知道什么东西该怎么画。人物临摹的差不多了可以临摹线稿、产品等,尝试拓宽练习的范围。

2.  进阶:尝试原创,这一阶段在临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最大的问题是自己不知道往场景里画什么。这个时候,可以在脑海里构思要画什么东西,推荐使用造句法,即通过不断问自己“想要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是什么场景?”等来填充画面的内容。当画面感出来以后,开始将前面学习到的人物、物品、场景的绘制方法来填充到场景中即可。

关于造句法:即3W方法,即谁(who)、在哪(where)、干嘛(what),用这3个元素为核心进行场景的搭建,剩下的元素则可以根据上述的3W进行场景的搭建。


3. 创意提升与个人风格探索:当顺利渡过进阶阶段后,设计师需要对自我风格进行探索,即需要有一个专精的方向来不断发展。这个阶段可以去找一些知名的插画师,看他们之前的画风如何,以及如何发展成现在的画风。总结出他们身上的共性后,再来审视自身,朝着这些共性的目标不断努力,终究会探索出自己的风格。


现场答疑

Q:从学生时代的插画创作过渡到职场创作,有哪些变化?

步入职场后,创作会有部分限制,即需要依照工作的需求来调整。这个时候可以尽量多尝试一些画风,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有弹性、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多变。
另外一点,便是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样也很重要。在广告公司有时需要比稿,因此设计师需要以分镜的形式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如果这时候表达不到位,沟通便很难顺畅,设计师想表达的东西和客户理解到的东西出现了鸿沟,设计作品很难被买账。因此作为插画设计师,在职场中也需要学习一些插画之外的东西,比如学习一些动态的flash、前端技术等技能,来与工作的上下游交接和沟通工作,学习表达逻辑、话术、展示方案等,来提高信息传达效率等。

Q:在你尝试的那么多风格过程中,有特别喜欢的风格吗?会怎么权衡这样的需求?
A:个人喜好的风格没有办法完全养活自己,因此需要自己来权衡工作需求和个人喜好。业余时可以适当抽出时间来练习自己喜好的风格,但有些时候也需要为了工作而学习。如果不依据工作的需求调整,坚持走自己的风格,只会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窄,这对年轻设计师来说并不是好事。
 
Q:自己探索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擅长的风格?
A:肯定会有不擅长的,这个时候就看个人的学习能力了。如果功底足够扎实,又找到了一些合适的参考,那么重新学习的过程也会比较快,就像读书一样,是一个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的过程。
 
Q:如果公司项目紧张,如何权衡学习时间和公司的项目时间?
A:这个需要权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公司需求。接到需求时设计师可以对学习和调研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如果需要的时间太长而项目又特别紧张,可以合理推掉。
 
Q:我在广告公司工作,有时我不能正确理解公司下发的brief(需求),与客户经理那边的沟通存在很严重的代沟。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工作方法帮助我去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
A:一般来说客户部给的活动brief比较正规,会细化到每一天工作量上。如果你接到的需求中有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一定一定要事先问清楚(比如需要几个KV、几个插画等),事先定好工作量。定好了之后再开始进行创意发散。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参考竞品(其他公司)和客户部给出的资料(目标人群)尽量多的去发散创意。这个阶段末尾,就你们达成的结论用草图或其他方式拟出几个风格参考方案给客户部评审,确认之后再进一步往下做。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你们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停下来同步意见和修改,即时返工也不会耗费太多成本。
 
Q:插画设计和平面设计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A:这两个方面发展到最后都会合到一起。作为一个插画设计师,平面的排版逻辑和知识总是需要具备一些的,包括你如何构图,画面比例等,都需要前期规划好,创造出来的插画作品才能赏心悦目;而平面设计师要想把控好整个作品的风格调性,有时候对应的内容并不能找到完全适配的素材,这时也需要自己来原创内容,其中则包括插画。
 
Q:我是一名视觉设计师,客户经常会发来风格不同的素材,并且要求将这些素材拼合到一张海报上。那我在绘制海报时如何平衡这么多迥异的风格?
A:推荐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每一种的差别放大,营造视觉冲击(单色底),并且文案引导用户关注贴纸本身的差异(XXXX各显神通),让用户逐个来看;
另一种方法是将每一个贴纸划分出单独的展示区,然后将几种不同的风格拼在一起。营造出陈列的感觉。(单纯展示)。
 
Q:我和朋友都是做纯UI,经常接到运营的急活,让帮忙做一个海报或者运营banner之类的图。有没有让我可以快速上手这些运营工作的方法?
A:首先你是UI设计师,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个人定位。如果公司指派的是临时的活,可以把它看成锻炼自己能力的小任务,抱着提升自身视觉设计技法的目的去完成任务;如果这种现象经常发生,甚至超过了你自身的主线任务,那么你可以考虑转岗视觉设计师,或者换家(更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公司。 

知非: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作为初学者,哪怕是半路出家,只要坚持不懈,依旧可以成功

结束之前,献上本期的特别策划彩蛋 -- 做设计你幸福吗?

有趣 有料 有爱 尽在乌鱼说!让我们在上海、深圳再见!

50
阅读原文
|
Report
|
94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