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inity Designer创建有趣的等轴测2.5D图形
Affinity Designer创建有趣的等轴测2.5D图形
因为个人喜好,我较早的建立了国内Affinity Designer微信群,目前应该是国内人数最多!群里有很多设计大神,某次有位大神发了一个等轴测设计教程,无论从鲜艳的色彩,还是简单易懂的教程分析,都让我至今难忘。来吧~我用自己的方式拆解教程,把知识点分享给大家。
首先分享一张等轴测2.5D插画。国外大神用Affinity Designer软件绘制:
图片作者:Charlotte Thomson-Morley
难易程度:
适合等轴测插画的初学者
软件应用的知识点:
·Affinity Designer界面和工具的基础知识
·Designer变换面板的基础知识
你将学到什么:
·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让你爱上等轴测2.5D风格的插图
·如何绘制和设计等轴测2.5D风格的图形
·渐变色带来的神奇的视觉效果
第一部分:
不用辅助网格,先徒手画一个图形,
在这个部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按照顺序一步步操作
① 打开Affinity Designer,以任何尺寸创建新文档。 我用300dpi绘制了10cm x 10cm正方形。(尺寸任意,自己说了算)
② 右侧工具框里找到“变换”。如果你的右侧工具框没有“变换”请按照下面方式操作:找到Affinity Designer顶部菜单—视图——studio——勾选“变换”
·选中图形,保持宽度(W值)不变,高度(H值)框里直接输入 “86.062%”,点ENTER键,软件自动计算得出数值!
有小伙伴肯定要问,为什么要输入这个数值? 因为一个公式:1/1/SIN(60*PI()/180), 我数学不好,网上算出来0.866025403784438 换算成百分比就是“86.062%”,反正不管什么尺寸死记这个百分比。
③ 将Rotation(R值)修改为:-30°
④ 讲Skew(S值)修改为:30°
⑤ 立方体的左侧面完成。
很简单,不是吗?
① 把做好的立方体的左侧面标注为“A”
② 选中图形—复制一个标注为“B”,稍变颜色。
注意此步骤:可在右侧工具框“变换”,直接改“R值30°”"S值-30°"。也可在新的图形上,点击“右键”——点击“变换”——选中“水平翻转”
③ 复制图形B,创建一个新的图形标注为“C”,稍变颜色。在右侧工具框的“变换”,同时将“R值”"S值"设定为-30°。
哈哈哈~把三个ABC三个图形拼在一起,瞧!属于你自己的等轴测立方体就诞生了!
等轴测2.5D的图形,如果想改变它的高度、长度每次只用变换2个面的尺寸,如图所示就会有不一样的图形收获。
Affinity Designer更新1.7.1版本后,对等轴测辅助设计提升的技巧。
Affinity Designer更新1.7.1版本,增加了等轴测面板。
看上图所示,通过视图 > Studio > 勾选就可以启用!
再这之前,还有一步很关键,那就是在“网格和轴管理器”里设置新的等轴测网格。
关于等轴测面板
键盘快捷键—————按 撇号 (') 键可在编辑时在平面之间切换
在 “前面” “侧面” “顶面” 三种不同面下,点击不同平面编辑选项,会有不同的变化。在等轴测面板上,确保设置正确的当前平面(必须与最初绘制对象的平面相同),然后使用面板的 180° 翻转和 90°旋转选项。要旋转页面上的对象,请顺时针或逆时针拖动其旋转手柄。按住shift操作,以 15° 叠加的角度进行旋转。一定要亲自尝试和感受!
关于等轴测和轴测网格
等轴测和其他轴测网格本质上都是平行投影。这意味着网格线永远不会像透视投影那样会聚到一个消失点。Affinity 不支持透视投影。
Affinity Designer 允许以不同方式设置不同类型的网格:
等轴测(含平面):通过等轴测面板轻松设置。
左斜轴测和等轴测(含平面):来自网格和轴管理器的预设。
二轴测、斜轴测、斜线、三角:来自网格和轴管理器中的“高级”选项卡的网格类型选项。
对于任何轴测网格,可以在平面之间切换,以便依次在前平面、侧平面和顶平面上应用平面内变换。
关于吸附控制
网格在与吸附功能结合使用时效果最佳。对象手柄和曲线节点会精确地吸附到任何网格线和线条交叉点。网格可以基于任何文档单元(在开启标尺时显示)。
使用循环选择框
在平面上绘制曲线时,利用“移动工具”上下文工具栏上的循环选择框设置。它的“平面边界”选项可将曲线的选择框(非对象)变换为当前平面的选择框,从而更轻松地将曲线定位/吸附到网格。设置平面边界后,随后将曲线拟合到不同的平面也会更改平面框。
更改为“平面边界”的选择框(非对象)
对于平面外编辑,请选择“基准框”或“常规边界”的循环选择框设置。
每个图片,大家都可以尝试绘画!
创建等轴测网格:
打开顶层菜单 > 点击“视图” > 点击“网格和轴管理器”
勾选 > 显示网格 > 点击"高级" > 网格类型 “等轴测”
其他细节比如网格间距、颜色等可以根据喜好自己设置。
开始创建椭圆和圆环
①画一个椭圆形。在1.7.1版本的Affinity Designer中,会有等轴测吸附。
② 复制这个椭圆形,并改变颜色。
③将椭圆形 转换为 圈饼,绘制出一个圆环(红框标注的位置)
④ 一个圆环和一个椭圆绘制完毕。
备注:如下图所示,圆环和椭圆形在等轴测网格中,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自己定,但是要确保它们对齐。好用的吸附工具会帮助你。
对齐很关键
使用钢笔工具
使用钢笔工具,画出圆环和半个椭圆的路径(如下图)。要确保钢笔工具每个点,都接触到底层圆环和半个椭圆的边缘。重点在图形的边和角落; 再次强调,确保钢笔工作的绘制,充分接触椭圆和圆环边缘。
钢笔工作绘制图形
图层合并
选择 钢笔工具 新画的图形及椭圆形这两部分图形,使它们合并成一个新图形(如下图)。这一步,我们用的是几何工具里的“添加”。
调整颜色和图层
为了让Affinity Designer创建的等轴测2.5D图形更立体,更有趣,我们可以利用颜色的变化,做出渐变色。
渐变色图形
接下来,选择 圆环图层,将它的放在最顶层。
圆环置顶
大功告成,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个等轴测2.5D圆环。
触类旁通 运用练习
① 用图形工具,画一个长方形,颜色渐变。
②使用“拐角”工具,将图形的左上角的直角变成拐角。
③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利用等测轴吸附工具以及启用平面等功能,使这个矩形对齐等测轴网格形成新的角度,并且复制它。
④钢笔工具,创建一个新的路径或者图形,来完成“图层合并”。记得使用几何工具里的“ 添加”功能,生产新的图形。
⑤把生成的新形状置于底层。
⑥最后,再次利用颜色渐变,将顶层图片颜色更改为更暗的阴影。
利用颜色渐变的更不同
金字塔形状
①金字塔形状,和其他形状操作方式不太相同。我们要在平面画一个菱形,在它的上面进行变化。
②金字塔形状绘制,核心就是图中标注的那条垂直线。
③可用钢笔工具绘制三角形。也可以“三角形工具”画出三角形后,利用“切变”、“等轴测平面编辑”等方式,画出与垂直线边缘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注意确保顶点、边缘与垂直线、菱形完全重合接触。在另一侧三角形重复此步骤。
④最后,再次利用颜色渐变,将右侧的三家形颜色更改为更暗的阴影。
特殊的形状
等测轴2.5D的特殊形状,也可以根据我们前几篇内容所学,进行延伸。
触类旁通,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进行不同形状形状的创作。
注意:图形越复杂,就需要进行多次的图形添加和组合,就如(图2)所示。
家庭作业
图片作者:Charlotte Thomson-Morley
结合前几篇的内容,大家可以尝试画上图。
Affinity Designer 软件 Mac版和ipad 版本操作方式不太一样,但是原理一样。大家也可以尝试。
大家有问题可以留言,让我们共同进步~
字体绘制也可以,初学者可以多考虑每个面颜色的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