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设计/一段空间设计的生成与自我反思
更多国内外优秀展馆,设计及工艺细节,可以关注《展示课堂》公众号;
一起深度交流展厅设计,促进共同成长。
作者: 巍然
今天邀请了特训营优秀学员巍然,分享他做空间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先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个招商引资展厅,此空间主要表达的是区位优势以及特色产业。

01空间生成
拿到策划的第一时间想的就是传统表达形式,独立沙盘表达地域优势,墙面图文屏幕表达特色产业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进阶性表达。
带着心中定下的基调,以及空间限制条件,开始找一些案例参考。相比于空间的长宽,高度就显得有些低矮,所以选择镜面材质,顶部反射效果配上墙面LED大屏,在视觉冲击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展示形式上,有了多种内容表达载体。
区位的表达考虑运用沙盘,一般处理手法是沙盘独立出来,在本身形状上呼应,但是这样处理,沙盘与立面的衔接就会出现生硬不协调的情况,于是就让沙盘按屏幕的造型走。
想着用沙盘做出聚宝盆的效果,更加强调区域聚集优势,沙盘用水晶沙盘模型+智能灯箱或者屏幕,配合大屏幕内容,于是就有了第一稿方案。

第一个方案视觉更像是从屏幕里散发出来的感觉,但是整体造型显得很细碎,并且有割裂感,于是开始做第二稿修改方案。
02空间修改
第二稿方案的思考,就开始偏向整体性了,首先处理沙盘的完整度并加以收口,墙面发光立体字弱化退后,整个画面更加简洁一些。

这一稿方案修改之后,沙盘造型一直连接到顶面,沙盘屏幕的冲击力也更强了。并且有种从视窗里看未来规划的空间感受。墙面使用口号暗纹,地面增加地图肌理,丰富空间层次。
有了更整体的展项表达之后,如何更进一步打造整体空间的视觉感受,于是有了第三稿,也就是开头出现的那一稿。

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试错纠结,从墙面地面分开倒角连接,到线性灯是分是合,纠结好久之后,决定一切从简。
墙面地面一体化,线性灯整体铺设,营造一种舱体感觉。整个空间都是为视窗感服务,这样视觉有了焦点,整体感更强。与第一稿相对比,自己都很欣喜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与提升。
03整体延续
有了第一个空间的总结与感悟,在另外一个空间的设计上,从一开始就往整体感考虑。并不断地反问自己,触摸台只做L型整体吗,不整体就做整个环形,右边画面分两块整体吗,不整体就合并成一个,过道不长背面加饰面整体吗,不整体就做成镜面反射,延长通道感。在不断地反问中,很快就生成了这个空间。

由于大学专业是工业设计,在这个空间的生成中,甚至有联想到造型推演,几何切割,把整个空间当成一个产品,去切割做造型。

最后再配合界面内容设计表达,最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通道空间。
04总结反思
在之前的工作中,有做整体性的空间也有做局部性为主的空间,在针对性练习反思之后,有了更加系统的认知。
其实和摄影中的知识一样,人眼的视觉焦点是会自动锁定并虚化背景的,比如你会盯着一个屏幕、一本书籍、一个人物观看并会自动忽略了周围的事物,空间设计也是一样的。
当空间有主体视觉焦点,并且整个空间都是为焦点服务的,看着就会更加整体,更符合人们的观看习惯,从而感觉更加舒适。焦点过多,则会分散注意力,导致视觉疲劳,影响观感。
这就是一段空间设计生成与自我反思的过程,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作者微信二维码

加入展示圈,与优秀策划设计师同行


备注来自站酷,可快速通过,免费领取《展厅设计手册》
更多优质的国内外展馆实地参观的设计解析及展厅设计手法,可以关注公众号【展示课堂】,汲取各自的优势来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展厅设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