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

设计方法论(下)

Recommand
武汉/设计爱好者/2年前/977浏览
设计方法论(下)Recommand

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用户体验五要素,福格行为模型,KANO模型等设计方法总结

设计方法有很多,大多都是为我们提供解题思路即“中观套路”,系统的学习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章法地展示自己,却无法成为高手,成为高手需要同时用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需要不断思考设计产品的核心、解决具体的产品问题,建立对产品微观体感。”所谓微观体感即对产品设计中细微处的感受力,对用户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这需要对用户和使用场景有深入的理解,《梁宁产品思维30讲》中讲到产品能力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来和世界进行交互以换取回报。说到底方法论是我们能接触的有限资源中的一种,掌握好利用好还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设计价值的。此次分析总结是为了深入理解这些方法,更好地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在 1943 年的论文《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类需求的心理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趋势基本符合了人性需求发展的常态规律。用金字塔中的五层模型来表示人类的需求。从下到上,需求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生理需要(水、食物、空气、睡眠等)维持个体生存;安全需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功能);社交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内在价值肯定,外在成就认可);自我实现(公正性、创造力、个人能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不断发展应用于不同的新领域,在产品设计中“需求设计层次”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功能性:产品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作用和效用,例如一个杯子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应该是装水,一个打车软件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满足用户的打车需求。我们日常所用的大部分应用都是从用户的生理需求即吃穿住行几个方面出发,饿了么/美团(吃);电商平台(穿);住(自如/贝壳);行(滴滴/T3),这些产品都从功能性上击中用户刚需,再从高层次需求上优化深入促进用户留存和转化。

可靠性:功能必须拥有稳定持久的的性能,建立信任。

可用性:产品具有便于用户理解和操作的,没有使用困难。

熟练性:可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成为专业级用户,建立习惯和依赖。饿了么/美团(吃)改变了对于吃这个基本需求的获取方式,支付宝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共享单车/滴滴等改变了用户的出行方式。互联网产品都是从人们的基础需求出发,通过可靠性/可用性逐渐培养用户习惯影响给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创造性: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给用户峰值体验,例如跑鞋,除了功能属性外还可以展示其稀缺性、款式、地位等附加功能。像抖音就是在传达一种生活态度,蚂蚁森林是对公益的无偿奉献,更甚至还有拍照、视频vlog也都是一种展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在大方向上自我实现,在小方向上赢得点赞,基于社交需求,传达了朋友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从而获得成就感。

无论什么产品都会围绕用户需求展开,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产品设计者要能识别需求是属于那个层级的,然后深度挖掘对于这个需求的动机,才能通过合理的需求设计满足用户。不管是软件产品还是实物产品想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是基础,还需要在熟练性和创造性上做到突破。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给人性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可探讨的窗口,让设计师明白了需求的递进关系和优先级秩序。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用户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需求会逐渐变得多元化且朝着越来越错综复杂的方向发展。像原始社会那样单纯的层级递进关系只存在于过去,外界形形色色的影响因素让需求朝着更加不稳定,但又多姿多彩的方向发展。

以下分析微信读书是如何从五个层次满足用户需求,微信读书核心功能包括 找书,阅读,记录,分享等

用户体验五要素

用户体验因人而异,一款产品的体验如何,很难量化,用户体验五要素通过五个维度分析产品,可以帮助从0到1的规划产品发展,也常用于竞品分析,了解同类产品的优劣。具体指的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战略层:产品目的,用户需求,经营者和用户想从产品中得到什么,相当于给产品确立了统一的思想。

范围层:功能规格,内容需求,某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该产品的功能之一,各种功能的组合方式是什么样的。产品功能是在开发的过程是逐步的实现的,需要有优先级概念和版本控制思想。功能的取舍主要考虑行业趋势,用户需求,公司资源,产品规划等。

结构层:流程结构,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他们走完流程之后能去哪儿。确定了产品功能,就要考虑产品的易用性即每个功能是否有流畅的交互设计及合理的信息架构,清晰产品思维导图和交互流程图是非常有必要的。

框架层:页面布局,全局规则,通用流程,标准组件,文案规范等

表现层:图形元素,色彩体系,字体体系,界面布局,质感风格,动画动效

推荐阅读:http://www.woshipm.com/it/4343679.html 从战略层、范围层、资源结构层三个角度,对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KANO模型

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用户满意度取决于他们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事前期待,与实际(感知)效果之间的比较后,用户形成的满意或失望的感觉。而用户满意程度决定了其是否重复购买这种产品和服务,决定他今后对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并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消费者。

将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五类:基本型需求(痛点)、期望型需求(痒处)、兴奋型需求(暗处)、无差异需求、反向型需求。

基本需求:备型需求、理所当然需求,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因素的基本要求,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也可能不会因而表现出满意。对于基本型需求,即使超过了顾客的期望,但顾客充其量达到满意,不会对此表现出更多的好感。不过只要稍有一些疏忽,未达到顾客的期望,则顾客满意将一落千丈。

期望型需求:意愿型需求。是指顾客的满意状况与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关系的需求,此类需求得到满足或表现良好的话,客户满意度会显著增加

兴奋型需求:不会被顾客过分期望的需求。对于魅力型需求,随着满足顾客期望程度的增加,顾客满意度也会急剧上升,但一旦得到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顾客表现出的满意状况则也是非常高的

无差异型需求:不论提供与否,对用户体验无影响。是质量中既不好也不坏的方面,它们不会导致顾客满意或不满意。

反向型需求: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和导致低水平满意的质量特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有相似的喜好

美团外卖需求分析

福格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它以BJ Fogg(斯坦福说服力科技实验室主任)命名。表明一个行为得以发生,行为者首先需要有进行此行为的动机和操作此行为的能力。接着,如果他们有充足的动机和能力来施行既定行为,他们就会在被诱导/触发时进行。

动机:所谓动机就是引发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包括欲望/自我价值实现/外在认可等,外在动机包括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等需求。也可参看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可以大致分析出人类的基本动机,用以激活人的某些“需求”、”痛点“或“兴趣”。

能力:正常来讲能力包括实施行动的时间,金钱,体力,脑力,社会偏好等,社会偏好指共识、公序良俗,约定俗成的认知或是从众心理等。可以理解为用户付出行动所要付出的成本,这个成本越低用户越容易采取行动,反之行动则不易发生。

触发条件:是行为的刺激点,引导行为的发生。触发也分为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外部触发

付费会员体系中福格行为模型分析

推荐阅读:https://mp.weixin.qq.com/s/Y227_065iz5TX1gcOy58OQ

STAR产品法则

从2008年在《高效培训》一书中被提出,广泛应用于面试和培训领域,在使用的时候也分单面和群面,STAR对应词Situation(环境)、Task(目标、Action(具体执行)和Result(结果)。

在产品需求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这四个维度去思考并验证一个产品功能

1.思考并验证用户场景及需求背景,这个过程中需要了解竞品,历史数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等。

2.设定产品目标和功能流程,最好能目标进行拆分并对每个子目标进行必要性/紧急性的排序,找出最核心、最关键的目标并重点突破

3.落实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确保技术人员/测试人员都能明白用户场景和产品目标。可以同技术或测试的同事一起讨论流程和原型图,优化路径并通过测试用例来完善功能边界,做好埋点设计,以方便日后验证功能目标及产品效果。

4.复盘和分析需求落实情况,可以结合埋点数据、新老用户数据和运营/销售同事的反馈,对比产品设计之初制定的功能目标,思考新功能与预期的差异点原因,为产品后续迭代提供支持。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企业或者产品发展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战略规划分析工具之一,将企业内外部条件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分析出企业或产品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的方法。同时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对手、了解环境。

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传统行业SWOT分析

SW分析主要从Q、C、D、M、S几个领域分析产品内部环境与竞品之间的对比, Quality(品质)、Cost(成本)、Delivery(交期)、Morale(士气)、Safety(安全)。

Q-品质

产品质量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美观性、适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

C-成本(价格)

同样等级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服务成本等和销售价格(产品赢利能力)。

D/D-产量、效率、

交付能力

生产总量、生产能力,综合效率、人均产量、人均附加值、交付按量准时。

D/L-产品研发/生产技术(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

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开发周期,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技术创新能力等。

M-人才/设备/物料/方法/测量

人才: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优秀的管理、技术团队,年轻/激情。

设备:先进高效率的生产线,现代化高精度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

物料:优秀的供应商团队,一流的供应链,高质量、低价格的物料稳定的供应。

方法: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体系,畅通的信息(比其它对手更能优先获得信息)

测量:先进的测量仪器,科学的测量方法,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

S-销售/服务

销售:强大的销售网络,优秀的销售团队,丰富的销售经验和技巧,灵活的市场变化应对能力,优秀的品牌形象,品牌的价值及市场认可度,良好的客户关系,忠诚的消费者。

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优质的服务,满意的客户群

产品的机会点和威胁点可以利用PEST分析法:PEST 为一种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 Political(政治), Economic(经济), Social(社会) and Technological(科技)。

P政治因素,政治环境是否稳定?国家政策是否有变化?贸易环境变化?

E经济因素,国民收入如何?用户群经济状况如何?宏观经济如何?当前经济如何?未来经济如何?

S社会因素,人口多少?潜在用户量多少?人口流动性多少?消费心理如何?文化传统如何?价值观如何?宗教信仰如何?

T科技因素,技术实力如何?国家是否对本行业技术是否有扶持?技术商品化转化性如何?专利保护程度?技术环境如何?研发周期如何?

17
Report
|
43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