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丨运用SD转3D工作流(一)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学生/1年前/2134浏览
AIGC丨运用SD转3D工作流(一)Recommanded by editor

stable diffusion 转3D

在学习SD的过程中, 也因为工作有需求开始深入研究转3D这块,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去尝试,之前是跑明白了人物,我看了小红书以及B站各种教程,发现人物是比较好控制,但是抽象物种,非人类感觉还挺难保持的,可能是样本少了,看了B站设计师老克的教程,也实操了下,算是基本掌握了这个转3D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流,在此总结。

01-用文生图 目的是快速利用模型上色达到合适光影,大效果生成。

02-用图生图,选取合适的图形融图,重复调节质感。

03-tile模型进行高清修复细节

案例分享,鲨鱼转3D过程


这里用的是mid journey生成线稿,翻译成英文即可,prompt:

黑白线描,黑线,素描,插画,背着枪, 背包, 动漫风格的角色设计,鲨鱼,大嘴,冒险元素风格,流行玩具,盲盒玩具,迪士尼风格,(白色背景) --ar 3:4

01-用文生图 把大效果生成

光影配色固定,目的是快速上色达到合适光影。

写tag逻辑:

正面逻辑, 我个人写tag逻辑是,先基础3D词汇,中间画面描述,后面写风格词汇+lora , 保持一个结构就不容易出错,并且做系列的时候就可以只修改画面描述即可。负面tag是通用tag,可以自行拷贝,基本上不需要修改,然后跑4张图大概效果就如图,主模型revAnimated_v122 。

负面通用的tag(一般直接用):

(polar lowres, normal quality,blurry, worst quality, worst quality, low quality:1.4), (depth of field, blurry:1.2), (greyscale,monochrome:1.1), 3D face, cropped, lowres, text, jpeg artifacts, signature,watermark, username, blurry, artist name, trademark, title,multiple view, Reference sheet, curvy, plump, fat, muscular female,strabismus,blurred, mutated, jpeg artifacts, text, watermark, short arms, fused hand, extra limbs.mutilated hands, disappearing arms, one hand with less than 5 fingers, missing digit, missing limb, baduknee, disappearing calf, missing calf, extra legs, extra thighs, more than .thighs, extra feet, missing feet, poorly drawn feet, extra breasts, missingbreasts, huge breasts, deformed, mutilated, big muscles, unnatural bodybad anatomy, poorly drawn face, ugly, extra ears, bad ears, extra animalears, bad hairs, cross-eyed, extra eyes, unclear eyes, bad face,

controlnet : 对于带有明暗效果,而且黑白灰明确的图,跑颜色。

尝试了lineart +lineart anime 配色想象力更丰富, line art + line art 比较还原线稿,变化少了些,所以我两种跑了下,然后进行融图得到一张还原度比较好的图。

02-选取合适的图形融图,重复调节质感。

图生图模式利用 line art 控制住线稿,重回幅度用0.75重新跑图可以适当修复完善细节,通过手绘修复一些细节得到一个最终完善的效果。

03-tile模型进行高清修复细节

tile上放图片尽量是最新的图片,然后我开了另一个 controlnet 控制,line art,发现造型会稳定,不会偏差太远。3个参数的调节 ,1.尺寸适当放大会有比较好的效果,2. 重回幅度,测试在0.75细节丰富度最好,放大时候细节不想变动太多一般就重回幅度是0.02 ,3. 可以配合upsale+linera,实现2倍放大,我发现下面的参数都不需要调整,就是调整linera模式就可以了,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增加细节的基础上放大图片, 完工。

这是tile精修前后的对比。

最终成果展示,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流程,举一反三可以用自己的图去做,SD的可控性相信未来逐渐都会加入到工作流中,所以还是要不断探索,传统绘制的方式画这种上色可能需要2天半,但是可能我这个展示效果用时就2小时半,所以效率是快,但都是在细节上还是需要画师去调配,所以审美的提高,更强的手绘,掌握多一些上色技巧,未来应该是越来越重要。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的转三维分享,期待还有未来更多研究。

38
Report
|
69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