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 字全文:蒙纳发布《2023 全球字体趋势报告》
兔年伊始,蒙纳面向全球发布《2023 年度字体趋势报告》。报告总结并解读 10 大字体流行趋势,精选并汇集当下全球字体杰作。
后疫情时代,高调醒目、欢愉嬉闹的字体风格趋势回归;另一方面,追求极简静谧的文字设计编排依然广受青睐。
技术迭代日新月异,3D 字体,动态字体等创作趋势的流行进一步模糊“平面设计”与其他设计分支的边界。而人工智能又将文字设计带入全新的领域。
网格仍然是字体设计的重要工具,但设计师们让其变得更具温度;多元、平等与包容也在文字设计中更显著地呈现。
更多全球字体最新趋势与案例,蒙纳这份 47 页的《2023 年度字体趋势报告》(中英文)将为您详细呈现。
欢迎阅读 2023 年字体趋势报告。
文字设计趋势前瞻。
为撰写今年的《字体趋势报告》,我们搜索了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但我们深知设计世界的瞬息万变,因此我们能做的只是记录下这个世界在无尽时光中的点滴璀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任何人都能向世界展现个人形象、为自己发声,为浩瀚如海的设计世界添砖加瓦。当下,无数创意上传至云端,如同百万人共同建立的档案库,人们又孜孜不倦地贡献和分享着这些创意作品。
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在网络会议背景墙中使用虚拟的异国海滩和宇宙飞船,这也正是我们内心真实渴望的体现。现在,是时候走出家门,拥抱这个真实的世界了。庆幸的是,设计师是拥有非凡韧性的群体。我们看到那些激情饱满、目标坚定的设计师不懈努力,在条件十分受限的情况下,仍然让创意之花绚烂绽放。
现在,让我们以设计的语言,重新审视当下的潮流。今年,“玩趣”(playfulness)的理念盛大回归。去年盛行的 Mix-Up(混搭)延续了其流行势头并且继续发展成熟,通过图形意象展现多元共融,但今年 Mix-Up 锋芒内敛,更显柔和。动态图形与 3D 效果依然在拓展和模糊图文设计的边界。各类设备屏幕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普及,这些表现形式与数字化触点对于品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最后,字体本身虽为静态,但很多字体呈现出动感效果,比如 Twisted(拧扭) 和 Liquify(液化) 等热门字体趋势。
身为设计师,我们深知磨砺自身技艺的最佳方法就是思考、发问、质疑、认同,以及着手参与设计工作。这正是本报告的初衷:精选让人着迷又振奋的作品,将这些在设计海洋中激起涟漪的设计巧思编纂成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作品集。我们希望借此致敬来自全球的非凡字体杰作。
和我们的生活一样,设计作品也推陈出新。这份报告是一次回顾,也是展望。你可以把这份报告视作自我充电的能量来源,因为这是文字设计领域的一次全球俯瞰,值得一读。
趋势 1 Match Maker. 搭配多元化。
视觉形式的多元、平等和包容。
字体搭配多元化:混搭。
Match Maker: Mix-Up.
这个分支是对去年趋势的延续、完善与扩展。如果能使用 30 种颜色,为什么还要局限于 3 种?
字体的丰富变化与多元化持续体现这一代人的态度、价值观、目标和使命。Mix-Up 以视觉形式体现多元、平等和包容,描绘人类在地球上的体验与生活状态:高度复杂、多元、丰富。它通常能提高视觉深度和吸引力,鲜活而包容。它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生物多样性,展现勃勃生机。
indigo design / macau 的 RE:RISO Naughty Roll 主题作品展是 2022 年 TDC 传达设计大奖得主。这次展览精选了 4 位设计师的 80 张海报,以“昨日/今日”为主题,向公众宣传中国澳门新生代设计师以及 Risograph 的实际应用。相似的字体粗细、对齐方式和色彩选择中和了“混搭”的热闹氛围,避免老套的 ransom note 效果。Figma 的 2022 Config 大会标识和 Stepan Solodkov 的 BASE 媒体徽标都是 Mix-Up 的典范,均采用黑白配色和对齐样式。Mix-Up 展现出了趋势中狂野的一面。
字体搭配多元化:卷曲。
Match Maker: Loopy.
这一分支同样延续了去年的潮流,显然,这不能算是一种独立趋势,而是字体搭配的一股小清流。Loopy 的形式增加了许多自然动态,往往与常见的静态字体搭配,营造出张力与戏剧感。
位于布拉格的 Marlon Studio 为 Wild 品牌的康普茶打造的设计在标识字体中巧妙融入了起伏的波浪。
曲线造型往往隐含着一种人情味,犹如手写签名,或者自然世界与略显刻板的网格和几何元素的交融。
和我们之后提到的 Flux 趋势一样,这些螺旋状的造型往往能营造出动感效果,让静态形状“动起来”。运用到字符上,同样有呼之欲出的观感。
Total Design 为林堡博物馆设计了全新形象,跃动的字体和鲜活的色彩表达出对进步与变化的追求。图形元素,搭配历史艺术藏品柔和的色彩和充满细节的意象,尤其令人瞩目。
字体搭配多元化:细微变化。
Match Maker: Subtle
如果说 Mix-Up 是 Match Maker 中最天马行空呈现形式,那么 Subtle 就是最温和低调的分支。但“温和”并非“乏味”。
这一趋势分支通常只使用两种字体样式,但仍然可以实现让人赞叹的效果。传统的字体搭配通常是:标题使用无衬线字体;正文使用衬线字体。但这一趋势的不同之处在于:字体的搭配更醒目,尤其是用于标题或者文字徽标,给人的感觉更亲切,信息的传达也更口语化,如同与好友交谈。这种手法可以帮助品牌重塑调性。你可以先选定一款基础的无衬线字体,之后搭配一款手写体,让整体显得更随意流畅。也可以尝试衬线体,营造稳重感。
Bielke & Yang 为挪威的 Sommerro 酒店设计了这种精美细腻的组合。它通过文字徽标营造出微妙的动感波浪,为酒店静态而刻板的结构赋予生命力与人情味,体现出这里不只有客房,而是一处生机勃发的空间。
多种字体的搭配包含无尽的主观可能性,从和谐统一,到鲜明对比。有些搭配可能采用相同的比例和结构,而其他一些搭配则将方正造型与流动感十足的曲线搭配,彰显对比之美。在字体搭配中,确实有少数的“错误答案”,但仍有找到理想效果的无尽可能性。完美搭配只是相对于特定品牌而言,可以通过选择的字体传达正确的讯息。
趋势 2 Smart Grid. 灵动的网格。
网格是这一趋势中的主要特点,但通过精密细腻的手法,网格被巧妙地柔化、分割。
2021 年,我们提出了名为 Blockheads 的趋势。去年,这一趋势进一步演变,我们将其称作 Organic Modular。而今年的 Smart Grid 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融合艺术与科学,以网格结构为基础,但又巧妙地运用四分之一圆或半圆打破这种结构。这一趋势延续了 NASA 形似“蠕虫”徽标的经典特征,呈现出科技品牌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未来与未知的意象。网格是这一趋势中的主要特点,但通过精准、繁复的手法,网格被巧妙地柔化、分割。
Wolff Olins 为生物科技巨头葛兰素史克设计的新徽标采用了这种科学感十足的外观。网格展现精准有序、曲线呼应自然与人文,倡导人类与机器和谐统一的使命。
趋势 3 Superhero. 极致的高调。
带有轮廓线或阴影的字体,通常有倾斜、歪斜或弯曲透视效果。
总部位于布鲁克林的 Order 工作室为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 Forward Majority 打造全新形象,选用了 Commercial Type 字体公司经典的 Original Sans ,并对其再创造,加入扭曲失真的效果,无论放到任何页面上都非常醒目。有些字体还充满怀旧感,效果如同漫威电影《雷神 4:爱与雷霆》的影片标题。
有趣的是,潘通年度色彩非凡洋红(Viva Magenta)也指向了 Superhero 这种趋势,但推荐搭配更柔和的色调。这恰好引出了我们的下一项趋势,它与 Superhero 的流行原因恰好相反。
趋势 4 Super Sober. 极致的低调。
这可能是嘈杂商业环境中片刻的宁静,如同机场中一张无人就座的长椅。
21 世纪 10 年代,几乎所有初创公司和时尚生活品牌都树立了朴实的形象。而在 2023 年,这种设计风格又开始回归。Super Sober 很可能成为一种历久弥新的常青趋势,或许它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仅仅是因为它与 Mix-Up 和 Superhero 那种高调、活力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趋势往往采用黑白配色、风格简约,并且居中排版。大幅留白营造出安静、祥和、精简的意象,让人们能额外关注到其他小号文字、徽标或图示。这可能是嘈杂商业环境中片刻的宁静,如同机场中一张无人就座的长椅。在嘈杂的商业环境中,它的简约格调让它脱颖而出。
Skinn 品牌设计机构受任为家具品牌 Joli 设计新的品牌形象。他们设计的字体非常巧妙,犹如餐盘旁边摆放着几把餐具的景象,并且运用精准、现代的几何造型,与其定制款餐桌高度契合。该品牌的产品设计精致而低调,运用平静自然的配色彰显材质之美,而品牌形象设计丝毫没有抢占产品本身的姿色。
趋势 5 Making the Cut. 巧妙的切割。
切断效果往往会给原本平淡无奇的无衬线字体增添光彩、动感和视觉趣味。
对文字的某些部分切割、移除是一种新的趋势,而这种处理方式通常会营造出一种夸张的尖锐感。符合这类趋势的作品呈现出高科技、像素化的特征,比如 Verge 的全新徽标。我们猜测,设计师通过视觉细节来展现速度的意象,比如三角形代表快、正方形代表慢。其徽标中也出现了裁剪的手法,蕴含着动感和立体感。这些处理往往会给原本平淡无奇的无衬线字体增添光彩、动感和视觉趣味,化平凡为非凡。
Verge 是业界知名的科技媒体,设计师运用娴熟的手法,巧妙地去掉字体中某些部分。这种效果营造出一种炫目的动感、活力和张力,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是如此,就像一辆蓄势待发的跑车。科技新闻瞬息万变,Verge 紧跟时代步调,时尚的字体和活力十足的配色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巧妙的切割:油墨陷印。
Making the Cut: Ink Traps.
去年,装饰性墨印的盛行让我们倍感惊奇,这种效果为原本平淡无奇的无衬线字体增添趣味与别致细节,成为文字设计中的亮点。今年,Ink Traps 与其他趋势一同发生了变化,还影响到了我们提到的其他趋势,比如上文提到的 Smart Grid,以及下文的 Psychedelia。总之,Ink Trap 已经成为装饰元素,而非过去的功能所需。任何设计师都会告诉您:负空间与正空间同等重要。Valenlim Studio 为日本艺术节 Konnichiwa Zhongshan 设计的活动标识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由 Hammam Hidayat 定制设计的标识从日本团子中汲取灵感,采用俏皮、弧形的粗线型剪切效果,字谷和墨印部分均为斜面。
此外,一家名为 Koto 的日本工作室为 Boxy 的品牌形象重塑采用类似方法。Boxy 是一家位于巴黎的初创公司,其业务是将集装箱改造成为自动化的杂货店,提高法国郊区联锁超市覆盖率。这款字标灵感取自集装箱,同时保留弧形曲线,更显平易近人,而非冷硬工业风。
巧妙的切割:张力。
Making the Cut: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是今年兴起的新趋势,让字体的处理效果具有更强烈的兴趣点。这些字体看似扁平,但倾斜的样式会营造出视觉张力,形成视觉焦点。这种趋势介于 Smart Grid 和 Ink Traps 之间,运用斜线让作品动感有张力。Hypertension 字体颇具科技和条理感,但仍然可以带来惊喜。
DutchScot 的同行通过视觉设计传达 Oku 的企业使命:通过专业的战略性工作,帮助非洲企业家与瑞士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用他们的话说:“该品牌形象的核心集中在了一个徽标,旋转后的字母‘K’代表了 OKU 在人才与行业、非洲与西方之间架起的桥梁。徽标中的字体还被设计成装饰性的图案,展现了业务的多个方面”。
趋势 6 Pixel Play. 顽皮的像素。
把兴趣时刻融入像素字体。
我们对数字化工具爱不释手,而浓郁的怀旧情怀让 Pixel Play 潮流盛极。还有一些字体则为质感增加了精美细节。像素效果可充分体现趣味性,比如复古视频游戏图案。这种趋势的案例真实展现或致敬早期的数字化产品,结构虽然简化为基础的方形,但其复杂度或精致度未减丝毫,如同让人着迷的乐高积木。有限的样式选择反而激发了更多创意。
英国的 NB Studio 为 Kudo 打造的全新品牌形象,为这家保险业公司的定位融入游戏化,精简重点元素。趣味十足、平易近人的 8 位图形呈现出显著个性。
趋势 7 Flux. 顺滑流动。
如今,任何动态的物件都会吸引眼球,动画和可变字体更是如此。
正如去年报告所述,如今,任何动态事物都会吸引眼球。包括图标在内的可变字体都可以有动态效果,实现起来也更加容易。我们越来越不依赖纸张,转而将内容显示在电子设备上,后者也让文字的动态效果更加普及。
Aerial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种专为无人机设计的字体,可在飞行中排列成字母样式,由底特律动效工作室 Hobbes 设计。伴随着 AR 和 VR 技术的发展,这样的项目让我们预见不久远的未来,字体设计进一步融入未触及的三维空间。
另一个打动我们的案例是 2022 Brand New 大会的标识。UnderConsideration 最受欢迎的品牌专家与动效大师 Sultan Jum(又名 Geo)合作,使用 Nuform Type 的 Ozik 字体创造出一种“古怪”的设计概念,效果极富动感与冲击力,致敬该会议的举办地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及其城市口号“沿袭奥斯汀的古怪气质”。
顺滑流动:宽体。
Flux: Extended.
窄体通常用于提高版面利用率,或者强调重要标题,但 Flux 趋势中的 Extended (宽体)样式则展现了字体如何表现自信、威严、稳定和奢华。同样,其独特的比例可以传达出动感和速度感。Fagerström 工作室的设计师采用夸张宽体的处理手法,为总部位于贝鲁特的可持续时尚品牌 Salad 打造出颇具雕塑感、风格优雅的字标。该设计“将动感的字母 S 水平放置,寓意波浪,唤起“循环”概念,以及让每款服饰截然不同的不规则剪裁设计。” Hootsuite、Lumafield 和 Buick 的徽标均采用高度较低且硬朗的设计风格,现代感十足,可在各种平台和应用场景中脱颖而出。
趋势 8 Volume Up. 更立体,更响亮。
3D 建模与动画现在还算平面设计吗?
我们去年分享了 Solid Gold 趋势,自那之后,3D 模型的字体层出不穷。这是因为当今的设计师有比几十年前更好用的工具,以及掌握了更精妙的技艺?3D 建模与动画现在是否已归为平面设计?边界越来越模糊。
消费类电子产品性能不断增强,普通笔记本电脑已经可以充分呈现出抛光、镀铬和各种各样的创意效果。Pentagram 为美国最大艺术与人文学科资助机构“梅隆基金会”设计的标识包含一个动态感十足的字母“M”,体现了人类能表现出的细腻手势。“品牌标识采用中性底色,而徽标可采用其他的色彩或材质,与主题内容形成互补。这个符号可以采用不同的介质和材质呈现,添加纹理渲染、3D 模型或动画效果,从而以饶有趣味的方式呼应雕塑、舞蹈、绘画和写作等艺术形式。”
随着 AR 和 VR 继续发展,立体维度也是可以捕捉的一种重要元素。当今的纹理比过去更丰富,不再是《玩具总动员》时代的塑料世界。奢华的纹理与光效是标配,包括镀铬、玻璃和木材效果。
更立体,更响亮:错觉的艺术。
Volume Up: Illusion.
正如我们之前所述,这种趋势的要点就是动感,或者说看似动感。字母的轮廓加入包边效果,暗示着 3D 形状或 2D 动画。就像我们在 Making the Cut 趋势中看到的作品一样,这让平淡无奇的字体转变成富有生机的动态表达。最近,德国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为了配合其新战略“随身而行的知识”,对品牌形象进行了重塑。最终的设计成果是一个动态徽标,包含缠绕、交叉的开放式线条,展现这所大学互联互通的理念。欧洲建筑师委员会为不同背景的建筑师人群提供支持,Red&Grey 为该委员会设计了全新的品牌形象。重叠的形式字母造型代表持续对话的重要性,还让人很快联想到空间蓝图。
更立体,更响亮:拧转。
Volume Up: Twisted.
Twisted (拧转)这一趋势带来了灵活性、自由度,以及无拘束的表达方式,就像是旁若无人时的自由起舞。美国电视网络 Freeform 推出了其全新的“革命性”徽标。设计灵感源于不断变化的电视受众群体,运用波纹为静态徽标营造出一种动态错觉。
更立体,更响亮:充气效果。
Volume Up: Inflated.
涂鸦是源自街头的艺术,体现了人群聚集的城市环境。去年,我们注意到了让街头字体样式得以提升或商业化的 Throw-Up 趋势;今年,这一趋势在持续演进。 谈到发展变化,品牌指南工具提供商 Brandpad 推出了 Brand Activation Management,这是一款品牌后期设计套件,可帮助大型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其品牌形象。随着这款新产品的推出,动感的新徽标也加入了膨胀、漂浮、变形的效果,并以多种纹理呈现。
这种圆润、有趣和友善的风格彰显前卫理念和鲜明态度,在食品包装上应用时尤为显著。不妨看看 Foff! 和 Nuvem 冰淇淋品牌的膨胀风格字母。我们盘点的下一项趋势是 Liquify,它有着水的意象,而上述样式则呈现出充气效果。
趋势 9 Liquify. 液化。
极致的液化效果大受欢迎,但在这一趋势中,易认性和可读性仍然重要。
液化:迷幻。
Liquify: Psychedelic.
去年报告中提到了 Acid Flow,今年演变成了 Liquify(液化)趋势下的 Psychedelic(迷幻)分支。Svelte Serif 和 Neue Nouveau 这些融合更多外观细节的趋势热度渐退,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然、圆润和柔和的造型。Soft-serve serif 趋势更侧重于圆润衬线式字体,但这种趋势要更吸引人:更加追求自然和狂野。
这种风格似乎成为美食家的挚爱,我们从许多食品上发现了它的身影:从冰淇淋、苏打水再到咖啡等等。Swerl Coffee Roasters 的咖啡线上订购服务源自一部 1972 年奔驰小货车的后座。设计师 Andreas Pedersen 从这部小货车中汲取灵感,绘制出一款诱目的衬线字体,其漩涡形状让人不禁联想起奶味浓郁的拿铁咖啡。
虽然追求极致的液化,但在这一趋势中,易认性和可读性仍然重要。Dirtbag 是一款较劲十足的巧克力棒,粉红色装饰包装十分悦目,上方点缀的文字徽标使用了融化效果字体,由来自 Day Job 的 Dakota Light-Smith 设计。
液化:手绘质感。
Liquify: Hand-Finished.
为了追求真实与创新,数字化设计模拟传统艺术工具(如颜料和记号笔)进行人工修整。这保留了印刷品的形式感,以及手工作品的质感和瑕疵感。巴塞罗那的 Codea Studio 就为 Huspy 采用了这种创新方法。Huspy 是一个在线平台,为购房过程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在为品牌创作的视频中,工作室在简单文字设计的基础上添加了草图与涂鸦,让作品拥有更加丰富的层次。
趋势 10 AI Painting. 人工智能图形绘制。
让 AI 绘制字母形状的图形。
AI 设计工具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速度惊人。AI 字体设计或许还是初显头角,但这个领域确实值得关注。AI 必将改变艺术与设计领域;我们只是不知道它会走向何方。艺术家们也在体验 AI 等新工具,并分析其带来的机会,仔细审视其方方面面。AI 有望提升原型设计和构思阶段的效率,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制定战略。 图片 Andrea A. Trabucco-Campos 和 Martín Azambuja 的著作《人工文字设计》(Artificial Typography)探索了这些问题。他们尝试使用 AI 绘画工具 Midjourney,让 AI 运用从未参与字体设计的知名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手法,构想出相应风格的字体。最终,他们发布了一份“透过 52 位知名艺术家视角,适应多种媒体的字体”,26 个字母拥有全新的风格,效果令人惊叹。
工业革命为制造业带来创新,这些创新最初似乎有望帮助我们减少工作时长、腾出更多娱乐时间。但企业利润与拓张吞噬了这些生产力和效率的增益。我们的工作时长丝毫未变,只是手头有了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机器。AI 带来的生产力与速度,是否会超越人类的驾驭能力?
知潮流,但不跟风。
没有任何趋势报告可以尽善尽美,我们也只是适时汇总部分当下潮流。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我们很有可能遗漏你心目中的重要趋势。也或许有某些趋势初露端倪,需要通过高光项目广为人知。任何情况都有可能。
身为创意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把握创意圈的脉搏。我们依靠自己的直觉与观察力洞悉现状,预见即将出现的重大趋势。透过这样的视角,我们才能创作出独特而有价值的作品,述说故事,传情达意,无论是面向特定项目或品牌,还是面向我们自己。正是这样的创作工作,才是趋势诞生与发展源泉:富有创意的思考者借此充分体会和诠释身边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