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设计爱好者/302天前/4122浏览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原作者带你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
👉第376期(2024年7月1日-7月7日)
每周TOP榜单涉及13大设计分类,包括平面设计、UI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艺术、动漫、摄影、空间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三维设计、影视、手工艺、纯艺术、服装设计。从创作力、创新力、人气值等维度综合出上榜作品和作者
站酷特别邀请到分类榜单Top作品的原作者为大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与心得
👉快来一起围观本周Top作品吧!
三维类 Top 作品
站酷ID:
Mafei_
站酷网:老师您好,作为376期的榜单top作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或者创作思路吗?
Mafei_
这套作品是我历经漫长时间精心打造的成果。起初,我想设计出一个引人入胜且有趣的IP,以此作为我个人技艺提升和自我挑战的证明。创作的灵感主要源自于我的日常生活——我希望捕捉那些生活中的小确幸,并将其转化为可以与人共鸣的视觉故事。这些作品里的每一幅画面,都承载着我对这个世界纯真又微妙观察的热爱,它们是我有趣生活经历的集合,也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快乐所在。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网:关于本次创作是如何表达主题的以及呈现方式上有没有什么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故事呢?在创作中有没有什么难点是怎么解决的呢?
Mafei_
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展示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珍贵的乐趣。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努力捕捉并展现那些有趣的瞬间。很多创意其实就来源于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某个有意思的小事件,还是一个特别的瞬间,都给了我很多灵感。
创作的过程中,我认为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在设计人物不同姿势角度情况下,还能保持细节的精致。比如说,头发和衣服的质感处理,真的是费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我找了蛮多参考,尝试了不同衣服材质呈现的效果,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出来。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网:可以分享一下平时在练习或创作时的思路和大致步骤吗,在众多人物形象创作中,如何保持风格的识别度呢?
Mafei_
我认为建立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在色彩运用、线条风格和角色设计上,都要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让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是你的作品,这是风格识别度的核心所在。在众多创作中保持一致的主题和元素也是确保风格识别度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你可以通过重复使用某些颜色、图案或符号来保持风格的一致性。就像我这套人物设计中,有很多独特的小特点,如卷毛、创可贴、耳钉等,这些细节都帮助我的作品在视觉上更加统一和独特。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摄影类 Top 作品
站酷网:老师您好,作为376期榜单top作品,可以分享一下《火车看中国》创作背景和创作思路吗,是什么激发了您去探索和记录这些故事?
thomas看看世界
2020年中,我在乘坐火车前往格尔木的途中,看着车窗外的西北戈壁和密集的各类工厂,以及车窗内普通人们的喜怒哀乐,萌生了通过火车车窗展现中国当代风貌的想法。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要通过火车车窗去拍摄风景,因为我想用一种现在才能实现的技术,去呈现当下中国所独有的风景题材。
只有在当代的中国,在这个世界高铁里程和火车客运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土地上,才能通过铁路看到如此丰富的景观,无论是高原、雨林、雪山、湖泊、水乡还是巨大的城市群。
而王福春老师的《火车上的中国人》以及美国摄影师李.弗里德兰德的《America by Car》等作品,则向我们展示了通过交通工具去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方式,为我的这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参考榜样。
因此在我的这组作品中,车窗外既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铁塔、公路、桥梁、化工厂、风力机组这些时代景观。照片中可可西里雪山下的公路与光缆、沱沱河站外密集的防沙网墙、以及戈壁滩上孤零零的4G信号塔,这些震撼的基建设施,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在消除贫困、民族团结、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中国方案”,也为漂亮的山川湖海附上了当下的时代印记。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网:在拍摄人文题材时,您是如何平衡客观记录与主观情感表达的?
thomas看看世界
:这
些图像有单张拍摄,也有车窗内外分开拍摄再后期合成的。我个人的艺术理念,并不是追求一个瞬间的客观物理的真实,而是要呈现一个时代的真实和深度的真实。因此在这组创作中,我在保证车窗内场景、车窗外风景都是真实在同一条线路的火车上拍摄的前提下,也会进行一些个性化的主观呈现,以期实现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比如车窗内行李箱上的红色丝带,以及车窗外藏地新农村上的彩虹,这两个场景是在同一趟列车上的不同时刻拍摄的,但我把他们后期组合在了一起,让车内车外形成了视觉上的呼应。又比如车窗内的行李箱,以及车窗外的修路工人,他们具有意义上的强烈互动,因此我也把他们呈现在了一起,增加照片的深度。
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进行主观的呈现和创新,用贴近时代的视觉风格去进行呈现,也让我的这组《车窗外的青藏铁路》在互联网上获得了过亿的阅读量,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的跟进报道。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网:您在选择拍摄项目时,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是否有某个特定的主题一直贯穿于您的职业生涯中?
thomas看看世界
中国的发展主题是我一直关注的。
《车窗外的青藏铁路》是《火车看中国》的第一个子系列,主要聚焦位于中国西藏和青海的青藏、拉日、拉林(川藏)、格库、敦格等几条铁路,以火车车窗的视角,拉开了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卷,展现了火车线路沿途的风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新塔》聚焦于中国大地上的那些现代塔状建筑。中国的古塔以佛塔为主,用于供奉舍利和法物,是古代信仰与文化的象征。
• 2023年开始,我利用无人机长焦镜头拍摄了高压输电塔、5G信号发射塔、风力发电塔、光热发电塔、化工厂排放塔等等“现代新塔”,这些中国“新塔”代表着现代文明的三大基石或者信仰:能源、
信息、材料,体现了中国引领世界的绿色发展与科技发展之路。
• 这组作品的布局和色调受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希望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天人合一”境界。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空间类 Top 作品
站酷ID:
DEPHsu
站酷网:老师您好,老师您好,可以分享一下本次上榜作品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路吗?
DEPHsu
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包含了室内设计、品牌设计以及Ip设计,饮品店只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属于商业板块,而二楼三楼及负一楼则是办公场所,这个项目雇主的初衷是想要给自己员工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在办公之余也有时间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至于商业盈利则是随缘。老板是JAY的粉丝,这二十多年里JAY的每一张黑胶专辑他都有收藏,整个饮品店的方向则由此展开,关于JAY的回忆和黑胶唱片,便成为了此次设计的发散点。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网:唱片与音乐元素在整个空间中随处可见并且有一些很巧妙的结合,可以介绍一些您比较满意的设计吗?
DEPHsu
我个人比较喜欢主入口室外与室内的结合,以及进入室内挑空的黑胶收藏空间,整个室外主入口我是想体现一种老剧院的感觉,同时在原有建筑结构(二层玻璃窗)的条件下采用了百叶的统一元素来进行优化改造,并将主要店铺信息喷印在百叶上,进入大门便是老板主要的黑胶唱片收藏区,其大门背后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周杰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经典场景中的那句“回路藏在极速的音符里。” 我把这一灵感运用在咖啡店的入口设计中,并采用倒着的音符装饰。希望每一位走进咖啡店的顾客都能感受到时光倒流的魔力,回到过去,重温经典的音乐和青春记忆。整个正面和背面,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是表达雇主致敬的写照。
还有几个细小的地方,比如外摆区雨棚的不同做法(其实是受限于场地面积),eames躺椅(周杰伦第一张专辑海报上面的著名椅子)上听黑胶唱片,以及侧门LED屏搭配复古木门的碰撞,包括“药柜”上播放MP3的LED屏。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站酷网:可以介绍一下您在整个商业空间的装修风格上的思考吗?如何表现品牌的文化以及希望给顾客带来怎样的体验?
DEPHsu
一方面在整体风格上我希望他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小铺,另一方面,作为茶饮文化空间,又希望能够有一些现代气息在其中,如何在“传统与新生”中平衡比重也是我这次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在结构上合理穿插一些弧形设计,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具现代感,在部分材料的选择上通过明快的橙色(座椅皮料、橙色亚克力、外摆凳子等)来突破大量木制品所带来的沉重感。正如品牌名字“嚯茶”,IP形象的碟片人,是一种讲究中带着一丝随性的做事态度,也正是雇主对于音乐茶饮店的态度。能够进来喝一杯茶,听一听黑胶,顾客能够在店内找到一些关于JAY的呼应或者说致敬(比如黑胶展示柜正中镶嵌了有一面汉谟拉比法典的浮雕、比如吧台柜门上ONLY MILK的英文字样)就够了,正如店名一样,整个文化的展现是随性且轻松的。
【站酷榜单·Top作品零距离】第376期
责任编辑:Fxt-ing、圆饱儿、Kind_Wang
封面设计:TREE_小树
👉下一个上榜,就是你!
「站酷优秀设计师助推计划」正在进行中,为优秀设计师提供流量扶持、行业对话、创作分享、商业变现、知识变现等全链路助力,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点击了解更多)
29
Report
|
19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