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文旅品牌VI系统
杭州/平面设计师/2年前/6368浏览
版权
崂山文旅品牌VI系统
| LAO SHAN BRANDING
| 崂山文旅品牌VI系统
项目类别:文旅集团品牌形象设计
设计与策划:水映设计 SING DESIGN
委托方:青岛崂山旅游风景局
项目说明: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耸立在黄海之滨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无数海湾、岬角和半岛,海面上还散布着许多岛屿,山海相应,有着“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誉。山岳,海湾溪水,飞瀑,名树丰富,其中崂山十二景最为著名。
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和孕育之地,是生命之源。亦是崂山之源。
崂山亦是道教名山,神仙之宅。颐养生命,治气养心。自春秋以来,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云集崂山,曾经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盛况。
山-海-道,是我们提炼出的构成崂山最基础的三元素。
——
标志
崂山风景区,作为一个道家文化与人的连结地。它的形象必包含道,也包含人关于道的感知。品牌大师保罗•兰德讲标志是从它所代表事物的品质特点中获得意义,而不是从别的地方,标志和产品联系在一起时才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内涵的品牌标志。这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开从太极图形出发做设计的原因,因为太极图已经被打扮得五花八门、俯首皆是了,它已经不堪重负。
所以我们的设计从还原“道”的本质特点出发,有无、虚实、运动、变化。它具有一种开放性的意象,引发人们的解读。当我们设计的标志与崂山联系在一起时,人们可能会根据各自的联想解读出各自的领悟,起伏若山、平直似海、悬若水瀑、虚如磐石、展翅似鹤⋯⋯似又不似,不似又似。对崂山有更深刻的认识时才会对它也有更多含义的赋予。
——
色彩
道家注重事物的本源,守天然,与自然同道。青绿两色与中国山水自然相合,发展出青绿山水,合自然一脉,追求隐性的色彩表达。这些视觉特点,在以道教为国教的宋朝艺术作品中有最为鲜明的体现。
道教所面对的人群是普罗大众,教义的传达也就需要更大众化方式,还要适合公共场所。于是图像与口述成了最有用的方式,神仙与神话作为方式极大的丰富起来。道教的神仙壁画特征极其鲜明,色彩鲜艳,形成显性的传播色彩系统。
对于崂山风景区来说,一面是道的高义,另一面连接着普罗大众。隐和显搭配的色彩系统既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
辅助图形
《山海图卷》崂山品牌中的一个视觉大体,是对崂山山海的意象传移。对崂山信息的接收,便是一种进入,一眼一景,远、近、高、低,依不同视角取舍分隔皆成。在崂山,它与崂山融为一体,离开崂山,它就是崂山。在辅助图形的具体应用上,它又具有简易性和多变性。
60
Report
声明
213
Share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Log in
60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99+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